最新动态

梧州市图书馆十三五(2016-2020年)业务建设规划

2017/7/19 12:36:00 次浏览

        过去的五年,在全馆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梧州市图书馆的第二个业务建设规划的各项目标已基本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制订下一个业务建设五年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五年,梧州市图书馆面临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要求以及新馆全面开放等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公共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与信息需求,使我馆的发展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梧州市图书馆2016-2020年业务建设规划》。总的构想是:科学决策、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究实效、靠近前沿。总的奋斗目标:用五年时间,逐步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现代化技术先进,服务手段多元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丰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显著提升,实现区域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区域性中心图书馆。
        一、        业务建设现状
梧州市图书馆于2011年7月全面落实国家免费开放政策实行免费开放,为公众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的信息服务,目前我馆已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梧州市级支中心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馆内配备服务器7台,读者用微机54台,电子书借阅机2台,20兆光纤接入,局域网主干通讯能力为100M,业务管理系统采用图创Interlib 2.0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在线的文献检索服务;经过第二个五年规划,全馆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人才引进方面,经过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特招两位历史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到馆工作,基本完成古籍普查平台的录入工作;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方面,注重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建立了鸳江讲坛、文化共享助春耕、绘本故事会亲子阅读、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品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第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建立了13个馆外服务网点,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渠道,使本馆文献流通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通过外购、自建及接收国家下发的数字资源总量达10TB,为本馆开展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了支撑。
纵观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我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升,特别在阅读推广服务方面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市级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二、任务与要求
近期目标(2 年内)
        1、 利用新馆建设的契机,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本馆的硬件、软件设施,进一步改善我馆服务手段、服务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争取晋级为国家级一级图书馆
        2、            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完成我馆数字图书馆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工作,配合广西图书馆完成区内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的连接,为公众提供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
        3、  积极推进本馆数字资源建设,依托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工作,加快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1)利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资源联合建设的机遇,通过系统的调研及审核,对内容包括:政府公开信息、政府公告、政府机构等内容的地方政府公开信息进行系统的采集与整合,建立梧州市政府公开信息数据库。
(2)加快地方文献的和珍贵文献的开发工作,广泛征集、整理地方文献,对馆藏民国时期的地方文献、1949年以后已进入公有领域及取得数字版权的地方文献和珍贵古籍文献开展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加快开展民国文献的普查工作,结合古籍普查平台逐步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和民国文献书目数据库,以促进本馆地方文献和古籍、民国文献的开发利用。
        4、利用网站与新媒体技术,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1)优化网站信息架构和信息服务,强化信息更新力度,精简网站服务栏目,广泛开展网站宣传,切实提高网站的利用率。
(2)搭建梧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主动向公众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以及数字资源服务,增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拓展图书馆的服务渠道与手段,满足读者和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