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悦永乐•经典归藏”《永乐大典》卷2340-2342(梧字册)卷2343-2344(梧字册)高仿复制品陈列展已于今日在梧州市图书馆一层展厅正式开展。踏上这场历史文化之旅,让您在穿越时空中感受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奇妙体验。
过去数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永乐大典》(梧字册)里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该书对于梧州古八景中的“冰井泉香”、“鳄池漾月”、“龙洲砥峙”和“鹤冈返照”的记载,相信今天来参观了展览的读者朋友,已经对这几处景点以及在《永乐大典》中的记载,有了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梧州古八景中的山色:“云岭晴岚”和“火山夕焰”。
云岭晴岚
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赞美的正是“云岭晴岚”。“云岭”指白云山,“晴岚”指的便是白云山上的水蒸气,在雨后初晴之际,翘首远望,素洁云雾,缭绕飘忽,秀丽动人。白云山遥连五岭,总纳三江,至梧州突而挺起,蜿蜒盘桓,气势磅礴。站在山顶俯瞰远眺,全城风光,尽收眼底。云岭上伏虎岩,怒目圆睁,极目远眺,立足扎实,心怀远方。清代诗人李世瑞以云岭晴岚为题作诗一首:“翘首城东望眼齐,新晴岚气古蛮溪。几重高楼通星北,一抹遥连挂榜西。晓露乍漙初日上,晚烟如幂夕阳低。佳哉郁郁葱葱处,遗老徒闻觅锦鸡。”而且《永乐大典》中多次提到九疑(或九嶷)。早在《史记•五帝本纪》便提到 “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白云山上的神鹿台,就是纪念中华文明始祖舜帝。九疑是现在的梧州白云山景区。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写过一首《九疑吟》,开头两句便是“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
火山夕焰
讲完了云岭晴岚的壮阔历史和秀美景色,我们再来看火山夕焰,火山在如今的梧州市西江南岸,一座与城区隔江相望的山峰,傍晚时分,山顶上空晚霞红似火焰,这里就是梧州八景之一、风景独好的“火山夕焰”。据记载,火山的命名并不是因为有活火山或遗迹,而是源自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传说以及历代诗人凭着传说撰编的故事、神话传说,从而使火山的形象得到代代相传。一说相传南越国被汉武帝灭亡,苍梧王赵光便把秦朝将领赵佗赐他的一把宝剑埋藏在山中。这宝剑无比锋利,夜里会放射冲天火光,隔江相望如“火山”喷焰,火山之“火”因此得名;二说因火山历来种植荔枝,成熟时火红一片。《太平寰宇记》里有相关记载:“山上有荔枝,四月熟,以其地热,故谓火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火山脚下西江里多产嘉鱼,鱼鳞在水中反光向火山顶映照,形成火焰似的景色。
展览已经正式开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来梧州市图书馆一层展厅,通过现场观展,您将欣赏到对梧州古八景中的“云岭晴岚”和“火山夕焰”细腻描述的文献记载。这些记载将带领您走进岭南的独特风光,感受梧州的古老风情,帮助您沉浸于历史的魅力中,感受《永乐大典》中的古老梧州与现实梧州的交汇之美。让我们共同见证历史的传承,期待与您在展览中偶遇,共同度过充满书香的愉快时光。
梧图期待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