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梧悦永乐•经典归藏”《永乐大典》卷2340-2342(梧字册)卷2343-2344(梧字册)高仿复制品陈列展开展的第2天。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致敬,也是对梧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深情告白。
过去数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永乐大典》(梧字册)中与梧州有关的胜景,今天我们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永乐大典》中记载的梧州江河岛洲。
江河岛洲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梧州自古以来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备受瞩目,被誉为“三江总汇”、“两广咽喉”,是公认的广西“水上门户”。这里有浔江、西江、桂江、思良江、上小河、下小河等众多河流流经,其中浔江、桂江在市城区内相汇成西江,集合了广西众多河流的水量。这些江河为梧州市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孕育了梧州丰富的历史文化。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永乐大典》对于梧州思化洲(现梧州市泗洲岛)的描述。古名泗化洲(思化洲),为浔江内河岛,形成于河流侵蚀切割的过程中。这个岛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泗洲岛上的下俚歌更是成为了这个地方的一张文化名片。下俚歌便源自楚国民歌“下里巴人”。到了明代,下俚歌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下俚文化。这是一种用本土语言演唱的民间歌谣,它的曲谱简单却又音韵各异,歌词多为七言诗句。经过时间的发酵,它从最初的祭祀、迎神、礼拜的窠臼中走出来,逐渐活跃于节庆、婚姻、祝寿、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气息。2014年,下俚歌被列入广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泗洲岛的历史文化价值。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来梧州市图书馆一层展厅,观看《永乐大典》中关于梧州市江河岛洲的文字记载,这些珍贵的文字记载不仅反映了梧州丰富的水系分布,也揭示了梧州人与水的密切关系和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敬畏,同时也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本次展览将带领观众回到过去的岁月,感受梧州市作为“三江总汇”、“两广咽喉”的独特地位。
《永乐大典》中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展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梧州的地理环境和水系,以及这些江河岛洲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让我们走进陈列展,感受《永乐大典》(梧字册)复制品所展现的梧州江河岛洲的历史记忆,共同探寻梧州丰富多彩的过去与现在。一同领略梧州市作为广西“水上门户”的独特魅力,感受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领略岭南文化的千年积淀,共同享受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旅途。
期待与您在展览中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