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清明荐读|人生要学会告别

2025/4/4 10:12:49 次浏览

清明好书推荐


离世,这个沉重肃穆,却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犹如一座横亘在人生旅途尽头的高山,是我们终其一生必须直面,且只能独自攀登跨越的险峻高峰 。虽然陌生,却无法逃避。在它真正降临之前,我们早已在无数次琐碎的告别中,提前预演这场人生谢幕。就像《漫长的告别》里写的那样:“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那些被我们在岁月深处反复摩挲、折叠又展开的告别记忆,宛如岁月的刻痕,深深烙印在生命的长河里。它们并非毫无意义的过往,而是成为了丈量生命韧度的精准标尺。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充满缅怀与追思的时节,若你也想在文字中探寻告别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不妨翻开这些关于告别的书籍。它们将带你走进不同的故事,在字里行间体会告别带来的成长与力量,为你在人生的荒原中,点亮一盏照亮前路的灯。


01《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06 


5.jpg

6.jpg


云边镇少年刘十三与开小卖部的外婆相依为命,心里却装着远方。

后来,在远方碰壁的刘十三回到小镇。此时,看似平静的小镇暗潮汹涌,婚礼、意外接连发生,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

为了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十三拼尽全力。

然而,在视线以外,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正悄然离他而去……



02《身后无遗物》

[日]伊藤比吕美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06


7.jpg

8.jpg



“现在六十多,感觉人生在褪色。老去这件事,实在太寂寞了。”

为离去的母亲整理遗物、看护病重的丈夫、照料老去的小狗……伊藤比吕美以日记般平易近人的笔调,记录下六十岁后经历的生离死别与衰老。

在漫长的衰老过程中,我们如何更诚实地面对自己,如何接受发生在身上的那些隐秘而又逐渐显现的变化?从伊藤女士身上,我们学会如何在生命的黄昏,活得利落而轻盈。 


03《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

薛舒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01


9.jpg

10.jpg



“逝去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然而,当遗忘发生在生者之间,却是一场更为残忍的隐秘告别。

薛舒“生命两部曲”之一,记录了父亲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生活。

一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一个家庭的巨大变故,作者带领我们从一个女儿的视角,走入对生老病死的沉思。

而在这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里,或许遗忘也不是终点,爱会在记忆的裂缝中扎根。 


04《笑着告别:法国殡葬师另类回忆录》

[法]纪尧姆·巴伊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9


11.jpg

12.jpg


葬礼是一个沉重、艰难、庄严的时刻,殡葬师是个低调而不事张扬的职业,而人们与亲人的最后告别中不乏戏剧的一幕。

“法国人最喜爱的殡葬师”纪尧姆·巴伊围绕悼念仪式,以温情、幽默的笔触摹画出丧礼中的人心、亲情、世态。

忍着笑,噙着泪,我们跟随纪尧姆·巴伊进入殡葬师的工作日常,从另一个视角直面离世与告别。


05《长日将尽》

[英]石黑一雄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11


13.jpg

14.jpg



诺奖得主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

故事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史蒂文斯虽然达到了职业巅峰,却错过了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面,之后又与爱情擦肩而过。

悔恨、无奈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增加,那些未说出口的告别,化作无法痊愈的心灵的钝痛。

然而,如作者所言,你必须越过痛苦,直面那些不愿回想的真相,唯有如此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06《漫长的旅途》

卢思浩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08


15.jpg

16.jpg



青年作家卢思浩全新短篇小说集,探讨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类情感的深度。

生活的难,大概对每个人都不同,但“失去”这件事的重量,平等地压在每个人身上。

书中讲述普通人的爱恨、离别与挣扎,讲述个体的迷茫困顿与自我救赎,给予我们面对真实自我的信心及再去与生活战斗的勇气。


07《命运》

蔡崇达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2022.09


17.jpg

18.jpg



青年作家蔡崇达首部长篇小说。《皮囊》中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正出自本书主人公阿太之口。

本书以九十九岁的阿太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命运抉择。

当故事走到了落幕时分,阿太也走到人生的边缘。回望这漫漫人生,她终是“生下了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母亲。”


08《记忆记忆》

[俄]玛丽亚·斯捷潘诺娃著 

中信出版社 

2020.09


19.jpg

20.jpg


当代俄语世界著名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代表作。

全书由两条线串起:一条是作者对于旧物的回忆,另一条则是从档案与废墟中打捞而出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生命历程。两条线相依相交,勾勒出20世纪的诡谲风云。

作者的叙述精巧复杂,又包含了俄罗斯式的辽阔。在关于“记忆”的叙述中,我们看见记忆如幽灵,也似灯塔,而遗忘有多轻易,记得就有多重要。


09《我的母亲手记》

[日]井上靖著;吴继文译

重庆出版社

2020.01


21.jpg

22.jpg




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的私人日记,记录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岁到九十岁的生活。

他冷静地观察,以细腻的笔触叙说,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

我们终将目睹父母日渐衰老,他们也终将老到无法再爱我们。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井上靖最终理解了母亲,也理解了生命的真相。

如果生命是一封终将被投递的信件,在最后落款的时刻,你最想在信纸上留下的一行给世界的赠言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