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党旗高高飘扬·走读广西丨鸳江讲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揭开《三字经》中隐藏的信息”系列讲座活动(第二期)

2021/6/1 11:24:09 次浏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孩子们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5月30日上午,由梧州市图书馆主办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党旗高高飘扬·走读广西”鸳江讲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揭开《三字经》中隐藏的信息”(第二期)系列讲座活动,在市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举办。

微信图片_20210604093556.jpg

       《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揭开《三字经》中隐藏的信息,意义深远。

微信图片_20210604110106.jpg

微信图片_20210604110113.jpg

       今天的课程,冯老师带来了四个故事:“孟母三迁”“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其中的“黄香温席”故事,孩子们觉得比较陌生。面对疑惑的眼神,冯老师柔声地告诉大家:“黄香温席”的故事讲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炎夏时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黄香的孝心感动了周围,大家对他赞不绝口。经过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黄香孝敬父母的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以他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微信图片_20210604110118.jpg

△冯老师耐心地教孩子们“作揖礼”

       冯老师说,中华礼节,讲究中正安舒,自然优雅,讲求礼敬在心,简而不繁。揖礼是汉礼之核心。胸前拢手,推出为揖,收回为拱。揖礼是正式礼,为问候之礼,为敬重之礼,讲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施揖礼时,视受礼人的尊卑高低或自身的恭敬态度而定,或深躬或浅揖,顺其自然。多用于正式见礼,表示庄重。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与受礼人距离过近(通常也是因为双方关系较为亲近),无法长揖施礼,且施礼场合较为放松,则将正式揖礼的姿势收回到胸前,变成了较为轻松的拱手礼。拱手礼多为日常打招呼以及辞别的礼,为万能礼。

微信图片_20210604110123.jpg

△看!孩子们和家长学得多认真

微信图片_20210604110129.jpg

微信图片_20210604110132.jpg

△老师耐心教,孩子们认真地学

       《三字经》是中国千百年来优秀的蒙学教材,或口传心授,或兼作识字教材。现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从孩童学习《三字经》开始,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梧州市图书馆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