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3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来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为了让读者感受节日文化,了解端午民俗,梧州市图书馆在端午当天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吃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以求平安,随着历史发展又衍生出纪念屈原、求取功名、祈福求子等寓意,端午吃棕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借助有趣的小视频,老师向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用屈原的故事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讲解了端午吃棕子的起源和寓意,加深了他们对端午习俗的认识。
端午知识小互动
活动的重头戏是——手工黏土包粽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家长一起动手包粽子:用白色的黏土揉出粽身,棕色的黏土捏出粽馅,绿色的黏土搓出粽叶,把它们粘合在一起,一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再用纸折出一艘小龙舟,这样就可以乘着龙舟把粽子带回家啦!当然,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们会给粽子加上“一点点”装饰,可爱的雪人粽,精美的龙舟粽,孩子们用巧手尽情展现自己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本次活动,市图书馆以端午节为契机,广泛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儿童的心中。